和跳蚤市場結緣,是25年前的事,那時已遷居內湖,一個夏日的清晨看錯時間,提早一個小時出門上班,過了圓山覺得不太對,心想那麼早出來乾脆去迪化街附近吃早餐,途經涼州街,才發現有這種市集.
原本就喜歡玻璃飾品,寶藍色的瓶身剛好一握,罐中香精數十年後依然異香撲鼻
跳蚤市場又名早市或鬼市,也有人簡言之就是二手貨市場,早期是普羅大眾借由收集別人不要的堪用之物品,整理後販賣的聚散地.
早年退出聯合國產生的避秦心理延燒了十幾年,有辦法的人紛往歐,美,加移民,台北市25年前興起換屋潮,家中搬遷時不想帶走的舊品,雜物請人幫忙清理,整理過後的舊書,.舊電器,舊傢俱充實了市場的貨源,後來有些公司SHOW ROOM的展示品清理汰換及倒帳收回或滯銷的貨品也來加入,無形中充實活化了整個市場
這樣的小罐一次買了8個,大部份送好友及學生,自己只留一只
因貨源各式各樣,千奇百怪,賣的人對商品毫無概念,東西拿到只想儘快脫手換錢,買賣之間有相當大的議價空間,加上老一輩或早期收藏者習慣將寶貝東塞西藏,有時自己也忘了放在那裡,年輕人不識貨,看到舊東西就想丟,雜物中經常有令人驚豔的東西(註),不過這純屬可遇不可求,尋寶的心理及及議價交涉的技巧,對喜歡研究人性的我是一種莫大的樂趣.
甜白薄胎花卉瓶 高約15CM
平常市集開始的很早,凌晨3點半就陸續有攤販聚集,早上7:30以前必須收市打掃乾淨,夏天日照時間長,5:15已天亮,冬天6:45天還灰濛濛的,因為視線不佳,只見到處手電筒照來照去,看貨的在貨堆間穿梭,大家都低聲詢問,看到喜歡的當場議價,就地還錢,人聲啁啁,灰影幢幢有如鬼市一般.
義大利製水晶對杯
我也是基於好奇,一方面習慣早起,每個月偶而去幾次,散步兼逛街,週遭雲集的小吃食攤販,熱騰騰的鹹粥,燒肉,小籠包,豆漿,燒餅,油條也滿足了胃口,附近分局,派出所的警察常來巡邏,不時交待不要喧嘩,別吵到附近住家.,那段時間,我都是最早到公司,好整以暇的看完所有的報紙,喝杯熱茶然後才開始工作.
裝滿法國香水的高腳瓶,老婆放在洗手間噴香用
涼州街的市集延續了好幾年,後來因地方上抗議他們在路邊擺攤製造髒亂及往來人員複雜,在民意強大壓力下,警方開始要求關閉市集,涼州街時代於是宣告結束.
買回來當紙鎮的日本小銅人,每天笑容可掬的看著我
根據我的了解,跳蚤市場古已有之,早年的趕集,牛墟,馬墟,在早期以貨易貨的時代,將家中不用或少用之物品帶到市集與人交換,二戰後,日本人被遣送返日前的台北中華路兩旁,有一段時間堆滿了待售的物品,父親回憶說:什麼東西都有…….武士刀,古盔甲,鍋碗瓢盆,各式衣物,陶瓷器,畫作,書籍,雜物……..當時看他們很可憐,也不想趁人之危,要不然,寶物不少………………
後來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的難民接手,也在該處販賣他們帶出來的東西以換溫飽,東西包羅萬象,有玉器,古字畫,古錢,銀錠,袁大頭..........由擺地攤變成窩棚,政府趨於現實,驅趕恐引民變,只好就地合法,這也是後來中華商場形成的原因.
(註)我曾看到一位老者以30元買到一小布包,他邊走邊拉開拉鍊,裡面有一個舊報紙包著的金戒指,大約一兩多重,他啊….的叫了一聲,我在他後頭看到,急忙拍他肩膀,揮手叫他快走.
舊飾品真假混雜,只有受過訓練的眼睛才看得出什麼是K金,蛋白石,祖母綠,紅,藍寶,不過這些在市集移往愛國東路後,因早就篩選過,已不可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