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逐漸回暖,朋友來家聊天提及某些地方又有魚訊,聽了不禁手癢,好多年沒去釣魚了,他們一走,我立刻到樓上去翻找釣具,沒想到在整捆的釣竿中找到這把木刀,放了30幾年,歷經兩次搬家,一次水災,居然沒丟掉。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addygaga/1381764735-1284538276.jpg)
上方為一般的木刀,下方的那把只有巨漢才使的動。
這把木刀的特別處是它比一般常用的要長18公分,總長1M2(註1),不是身材高大的人根本揮舞不動,他是幾十年前曾經教我練武的一位老師給的紀念品。說起這位老師,在台灣武術界可是赫赫有名,在那個領域,除他以外,沒人敢稱第一,也是因緣際會,跟在他身邊學習了一年多。
(註1)一般木刀長度約1M02(台尺3.4尺),這把長達4尺,好像傳說中宮本武藏用來擊敗佐佐木小次郎的那隻船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addygaga/1381764736-2317815825.jpg)
我以前那位老師長的跟像片中的鄒族頭目很像,其實他如果不留學,從軍,一直待在部落的話,應該也是酋長。
我在1946年以前是日本人(註2)-------這是他有一次和我單獨相處時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也許是在一起久了,不把我當外人--------有人講我是番仔,我是番仔沒錯,血統是,個性也是-------原來他的父親是平埔族原住民,日治時代從嘉義被派到阿里山當警察,娶了當地的高砂族生下了他,從懂事就一直待在外婆家,整天跟著山地小孩逐鹿山林,採集野果野菜,練就了一身野外求生的技能。
(註2)小時候聽過很多長輩在酒後講相同的話,當時接受國民政府的教育,聽起來很刺耳,也曾因被小學同學邀去三重天台戲院看日本片----聯合艦隊大作戰----
片中軍艦乘風破浪之同時響起海軍進行曲,被座位後方幾個大人喊的------MANJAI----嚇到,及至年長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
http://youtu.be/cXxIBf-yCK0
日本軍艦進行曲
在曾經擔任海軍兵員的他們來說---------從小接受日本教育,這個國家在短短幾年內擊敗當時號稱強國的俄,法,英,美,心中自然又一份驕傲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addygaga/1381764736-1806740149.jpg)
大東亞戰爭期間,有多少台灣人擔任軍伕,軍人,海軍兵員,甚至神風特攻隊的駕駛,在南洋一帶作戰。
但這段歷史被有意無意的忽略和遺忘。
年輕時因身材魁梧(185公分),從事各項運動皆是佼佼者,練過三鐵,因體育成績佳,很多學校都爭著要他去讀,還跨海念過日本大學,戰爭時期被徵調為日本皇軍陸戰隊少尉,因武術精湛,拿過海軍部舉辦比賽的優勝,參加過東南亞的多場登島戰役。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addygaga/1381764736-2965556075.jpg)
被徵調去南洋的部分台灣兵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addygaga/1381764737-2888296152.jpg)
在重慶南路行進接受檢閱的學生兵
他自豪的說:當年如果不是台灣高砂部隊助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戰事不會那麼順遂,他們只要帶著鹽,米跟番刀,在叢林中如屢平地,常出現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他說------------ 一個高砂兵可抵3個日本兵,1個日本兵可抵3個洋人,在衝鋒的時候,用軍刀殺了6,70英,法軍人,當時的命令是一直往前衝,根本無法收留俘虜,對方被衝鋒的氣勢震攝住,跪下來拜,照樣一刀揮下去 …………………他在敘述時,眼睛泛黃,殺氣騰騰,彷彿又回到過去的時光(註3),令人不寒而慄………………..。
(註3)父親生前常提及大東亞戰爭的往事,有許多同學,好友參戰一去不回,有的命喪婆羅洲,新幾內亞,有的在半途船被擊沉,也有戰後乾脆留在中南半島落地生根未回,僥倖生還的,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台灣面對的是殘破的家園,失業,不同的價值觀,和迴然不同的統治者,他常說那場戰爭改變了他的一生。
戰爭是很殘酷的,人的價值一點也沒有,當時只想執行命令,當個好國民,心中沒後悔也不害怕,心中最大的怨懟是戰後被所謂的母國遺棄,若非因傷提早回台,就要和那些同袍玉碎於南洋荒島,有些倖存的,因糧食中斷,流浪在各地港口,自己設法找船回來。原先儲放在軍郵的存款皆成廢紙------做了好幾年的白工-------他這麼說,戰後破產,失業,有高學歷卻找不到工作,這也是後來有傳聞他淪落為幫某黑道的賭場當保鑣的故事,還好後來經學長介紹去高中擔任體育老師。
和他對練時宛如面對黑色巨塔,出手攻擊凌厲快捷,一點也看不出已60好幾,練習中有好幾次被他撞出門外,刺翻在地上,事後問他為何如此兇狠,得到的答案是習慣使然。
他經常騎著BSA 650CC 重機從嘉義到高雄縣的鳳山來指導一,兩小時,再騎車回家,那麼好的體力在幾年後還是敵不過病魔的侵襲,愛喝酒,嗜食檳榔的他後來因罹患口腔癌而病逝。
我在台北聽到消息,因他出殯那天家中有要事無法離開,只得隻身提前一天搭火車南下,在陰雨中抵達嘉義火車站,再徒步前往他家中,師母孤伶伶的坐在靈堂折紙錢,一個淡綠色的長方型盒子放著骨灰,只有香花素燭陪伴,在簡單的說明來意,燒完香後就離去,回程的路上回想起過去相處的那段時間的片段,心情相當複雜。
後記:心情複雜的原因主要是聽到一些傳聞-------有人說他收受某運動團體給的20萬紅包,在一次很重要的選舉會議上帥眾倒戈,是否收受,人已不在無法證實,不過倒戈是真,也造成這團體的嚴重分裂和萬劫不復--------
1942 日本帝國最強叢林戰士
高砂義勇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動員臺灣原住民前往南洋叢林作戰之組織,其臺灣原住民所編列之各部隊通稱為「高砂義勇隊」。
據說動員台灣原住民到南洋熱帶雨林作戰之想法,是出自日軍和知鷹二參謀的建議。
此構想起源於霧社事件中,台灣南島民族表現英勇,以寡擊眾,大破日本警隊。如能徵召參加日本戰事,應能有所貢獻。
1942年日本第一次招考高砂族挺身報國隊,竟有40萬臺灣原住民前往報考,最後只收了1000名。錄取率竟比考精算師還低。
一開始日本人只配給高砂義勇隊一把番刀,去戰場當苦力。
1942年3月第一批稱為「高砂族挺身報國隊」的五百人赴菲律賓,因5月7日參戰成功擊退巴丹半島美軍聲名大噪,「高砂義勇隊」冒死強攀懸崖,出其不意潛入美軍背後,以投擲手榴彈的方式瓦解美軍防禦由於他們表現傑出,是役日軍指揮官本間雅晴中將遂“賜給”臺灣原住民士兵“高砂義勇隊”的“尊稱”。
第二批6月有1,000人、第三批11月414人、第四批於1943年6月200百人、第五批7月500百人、第六批6月800百人、第七批800人等,皆被送往防堵澳軍、美軍的最前線新幾內亞島作戰。
日軍將領認為,「高砂隊員的英勇、服從、為長官效命及犧牲奉獻的精神」,日軍成員也難望其項背。
據研究,日軍後來為了減少食口,將「高砂族」青年重新編入特殊任務部隊內,如「齊藤特別義勇隊」等。
另有1943年年10、11月,分批各500人送往菲律賓呂宋島戰場,其中被取名為「薰空挺身隊」者全軍覆沒,無人生還。
由於戰場糧秣補給不繼,高砂義勇隊除了戰鬥外,必須設法自給自足,甚至把食物讓給衰弱的日本戰友止饑。所以,許多隊員自我餓死於戰場!
「高砂義勇隊」員在新幾內亞戰爭中,被鎖定為「游擊戰」最佳人選。這由曾親自帶領指揮的日陸軍中野學校幹部口述得知若干。
其實,日軍在1942年末時決定放棄瓜達康納爾(Guadalcanal)島,轉而重視且加強新幾內亞戰(有「最悲慘的人間煉獄」之稱)。
但此時在南太平洋制海空權早已落入美澳軍,故每回日軍運送船隻渡海行使時成敵軍的活靶,日軍運送補給到離島早已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但日軍仍舊把「高砂義勇隊」繼續投入,以強化在新幾內亞之戰。這又以第五回「高砂義勇隊」為例來看,隊員共516名全被安排為新幾內亞Madang「第27野戰貨物廠」服務。然這批的軍夫,又擁有通稱為「猛第2689部隊」之名。
原來是他們原先被安排在「第27野戰貨物廠」當搬運物資的軍夫,但因沒有物資可搬運時,被編到戰鬥部隊,所以被冠了「猛第2689部隊」。
「猛」字部隊任務是為掩護日皇軍轉戰順利而扮演阻擾美澳軍展開突擊的游擊戰部隊,如「齋藤特別義勇隊」「大高搜索隊」「猛虎挺身隊」「佐藤工作隊」「神林部隊」等是全屬於游擊戰部隊。
為有效展開游擊戰,「高砂義勇隊」員還親自製造突擊用的黃色爆彈、特殊爆雷,還利用海水製造人體不可或缺的鹽巴等作準備。
「高砂義勇隊」小隊長日警上野保率領高雄排灣族50名在新幾內亞打游擊戰,他認為日軍投「高砂族」當「義勇隊」乃為戰役中最大的成功之例,因為「高砂族」完全聽從命令,而這種「絕對服從」連日兵都絕不辦到的。
所以日軍雖在新幾內亞戰敗,但唯一應用「高砂義勇隊」打的游擊戰是勝利。當然相對的「高砂義勇隊」員的犧牲很大,上野所率領的高雄排灣族最後只剩下20名生還者 。
當局或許是說這種非戰鬥員當兵源使用,乃是在持續性敗戰當中的不得以的選擇,但仍舊不能迫使「高砂義勇隊」員充當戰鬥員中耗損比率很高的游擊戰部隊。
然而從第一回的100人排灣族以後,一直到第7或8回的幾乎所有「高砂義勇隊」全被送進新幾內亞島及其周圍戰區。
假如當時軍方有意將「高砂義勇隊」屯墾兵空降,準備把「高砂族」移植到新幾內亞島山區以利打造長期抗戰基地計畫等一拼思考,「高砂義勇隊」的確是被鎖定為替日軍打美澳軍,甚至於打贏「大東亞戰爭」的萬靈丹。
1945年6月,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包括前總統李登輝之兄李登欽在內的3000位台籍日本兵陣亡,250位高砂義勇隊成員和18位日本士官由海南島前往救援,以微薄的人力組成敢死隊,身綁炸彈手拿尖刀,和兩萬美軍大戰,最後竟和美軍纏鬥7小時才陣亡。
高砂義勇隊員的刀被日本人稱之為「生命刀」,意思是用一把刀可以找尋獵物、蓋房子,高砂義勇隊員利用了才台灣部落的番刀,不僅在戰場上、俘虜營裡,都實質地幫助日軍渡過難關。
高砂義勇隊員認為「對於過去來到台灣的荷蘭人、鄭成功以及大清國官衙,臺灣原住民從未屈從,但是只有日本的情況不同。因為我們戰勝不了大東亞戰爭的魅力。所謂大東亞戰爭的魅力,便是將亞洲由白人殖民的困境中解放出來。」
被日本人洗腦訓練出來最忠貞的臺灣原住民日本軍~,臺灣原住民因戰爭能成為「日本國民」被認為極為光榮,高砂義勇隊「日本國民」的意識非常強烈,他們生為日本國民,為日本出征作戰,死為日本英靈,應受日本國民奉祀祭拜。(再說所謂的中華民國在臺灣政府也不會祭拜這些「敵人」....lol)
他們自古就不屬中國民族,更不認識「中華民國」,更不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殺的敵人正是二戰美國、英國、中國盟軍!
近來「中華民國」立委高金素梅(父金德培為中國安徽人,母高香妹為泰雅族原住民),跑到日本靖國神社胡鬧,還帶著南島民族要硬貼上中國。
2009年8月20日,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接見高金素梅以表揚其人的「抗日活動」。
胡錦濤會見時說:「台灣少數民族同胞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長期以來,為抵禦外來侵略,捍衛民族尊嚴,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實屬南島民族被殖民史上可笑與可悲的一頁!
隨著終戰後時代的變遷,1992年11月「台灣高砂義勇隊戰歿英靈紀念碑」在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文化村」的山腰上落成。
碑詞「靈安故鄉」四大字,則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題頒。
碑上有個十字架,碑座有前台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的遺詠「鎮魂」,永遠悼念為大日本帝國"進出"南洋而犧牲的臺灣「高砂義勇隊」戰魂的功勳。
(註:本間雅晴生前為台灣軍作詞的「台灣軍之歌」,至今仍深植在老一輩台灣人。終戰不久,本間雅晴即切腹自殺。)(網整)
無奈的年代,錯亂的認同,沒有真正國家意識的臺灣人~
被命運玩弄而追逐他人炮火的臺灣人......
不論是日本國的"大東亞戰爭",中華民國的"反攻復國"都是讓臺灣人真正感到"不知為何而戰?"
(「不知為何而戰」用語:外來國民黨藍色將領反對台獨的Cynical無賴式慣用語,意味只願為已不知是啥東東的「中華臺北」而戰,不願為臺灣"國"而戰)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g75.imageshack.us/img75/1558/af6e16a3av3.jpg&width=473&height=668)
全滅!!「薰空挺身隊」 500~
台灣蕃刀一本大和魂
米英撃てとの大詔を
涙で拜む はらからが
さうだやるぞと 立ち上がりや
熱い血潮が 身にたぎる
われら 高砂義勇隊
建島成一國,莫負臺灣土。
寶島壯麗,物產豐隆,臺灣世胄,遠東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脫亞入歐,促進建國。
獨立維艱,緬懷諸先烈,勝選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自由~民主~臺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