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每週六晚都有固定茶會,十數年來,皆有來自各方的朋友,沒事就來家中泡茶聊天,交換生活經驗,婆媳翁姑間有些無法解決的難題,也常拿來討論,就教,大家共同討論,集思廣義,尋求解決的方法.
當了多年的聽眾及和事佬,發現其實問題千古不變且不斷重演,問題都在想不開的老一輩,不肯面對現實,只是不斷催眠自己,認為不被接納並非事實,總在期待不可能的未來,害得有心照顧的後輩心灰意冷,推卸責任的不肖子逍遙自在,這不禁讓我想起前不久聽來的台灣俗諺:
不孝新婦三頓燒,有孝查某仔(或子)路頭遙
這句俗諺的最後一個字(遙)實在畫龍點睛,如用台語唸遙音搖,遙可說遙遠,也可說不肯來的遙,或則說:搖來搖去,忽而在前,忽而在後,想依靠無著力點,看似遙遠其
實很近,看似很近又觸摸不著,時光就在等待心肝仔中一點一滴流失....
這俗諺的意思就是說:老一輩對不喜歡的兒子或媳婦頻頻送來的三餐嫌東嫌西,不是湯太鹹,不夠熱,東西太多吃不完,嫌買的衣服不好看,太貴,甚至懷疑對他好必定有所圖,或是缺錢用想跟他拿,對於較喜歡卻不太理睬他,常找理由迴避責任或黃牛的兒子(或媳婦)卻有莫名的期待,偶然收到小禮物,可對外人講個一年半載,不肯面對現實的結果,日子卻在孤寂中不斷流逝………………………
寫這些主要是用許多人的個案,提醒自己別犯相同的錯誤,每個小孩都一樣,要公平對待,兒子,女兒有邀宴或提議出去走走,千萬不要隨便拒絕…………..免啦,你們去就好………….的口頭禪少說,不然久而久之,他們就不來找你.
要當孤單老人不怕沒機會,別以為做啥沒人知道,年輕一輩有樣學樣,學的很快,有一天你也會老----明日所受的果,皆今日所種之因-----事到臨頭,就別再怨東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