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小時候住在鄰近北門邊的洛陽街吧,聽過太多老阿公,老阿婆的講述,有關北城門的種種軼事,我的朋友聽過,都要我有機會就寫出來.


 





台北府城北門
 
 

承恩門意思是承恩位於北方的清朝,是典型中國官場的馬屁文化,甲午戰爭戰敗,台灣變成棄如敝履的賠償物品,島上的居民陷入數十年的黑暗期,每次經過北門,都有無限的感慨.
 
 
當年日軍進台北城時,提供竹梯的老婦人即帶路的辜顯榮也是經過這裡吧
 

 

           



           北門在清光緒年間建成,城外有條路通大稻埕,路的兩旁除了低窪的沼澤地就是亂葬崗及羅漢腳搭建的臨時棚屋,因為沒下水道,路上污水橫流,城外一直是三不管地帶.



 


            早期北部開發的比南部晚,(裨海紀遊)郁永河筆下的台灣是不適人的非人之地.有一說:人至即病,病輒死,凡隸役聞淡水,基隆之遣,皆欷歔悲嘆,如入絕域;水師例春秋更戍,以得生還者為幸.


 



 


清末時的北門


 


 



 


現在大概沒人知道古城牆的石塊開採自內湖的白石湖及北投蜞理岸


 


            清朝末年吏治敗壞,雖然城門叫承恩門,也就是承襲皇恩的意思,可惜清朝皇帝對台灣從來不曾有任何恩澤,除了城牆,撫台衙門(2)及軍營,也沒其他建設,有的只是重稅苛政,昔日因犯重罪被梟首的首級常掛在城門上示眾.


撫台街僅存的日治時代洋樓修復後的外觀,寫盡這條老街的蒼桑


原本屋頂的紅銅瓦片,不知被誰給盜賣,現在的銅瓦片是後來整修時重鋪的


 



洋樓內有日治時代古地圖,可了解台北的發展.一個都市的形成,必須有長遠的規劃


 


           來台的官吏接到詔命即如喪考妣,心想來台可能無法復返,來台灣能撈就撈,三年一任的官,兩年未滿期即辭官回大陸,在官吏眼中,台灣不過是個野蠻瘴癘之地,蠻荒之島,鳥不語,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秀,島上皆是化外之民,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的地區.誰也沒想到,數十年後變成日本軍閥的南進基地,國民政府的反攻大陸跳板,最近更被中國認為是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北門被當做看板基座,顯示執政者文化素養的不足,及對古蹟的極度不尊重.


 




政府總是將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寫在牆上,無形也變成民眾私下閒談揶揄的話題.


文化的差異造成誤解及長達數十年的隔閡.




 



            昔時鐵路(3)沿著現在的中華路貼著城牆走,城牆外就是當時的郊外,我一直很納悶為何台灣人聚集的艋舺及大稻埕都位居城外,其實這兩區雖有漢人,還是平埔族人居多,漳泉的仇恨及上,下郊利益衝突的拼鬥,中間地帶成了無形的緩衝區,西門町是後來日人拆毀原來的台北府天后宮媽祖廟(4),興建新起街市場及紅樓以後才興盛起來.


 


 


 




 



          



            


 


 


 


 


 


 


 


 


 


 


 


 


            



北門周邊有郵政總局
,鐵路局,鐵路機修廠,員工宿舍,美國大使館(5)還有北門公園,這些歷史建築在國民政府時期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有的被拆毀,有的被圍在鐵皮屋內任其銹爛,歷史上新政權當道,總要毀棄舊政府時代的建築,以前總以為書上亂寫,沒想到真有其事,只是現在用的方法比較細膩.


 


 



 


在圍籬內茍延殘喘的古蹟


 



 



 


 



 



            站在撫台街(現稱延平南路)上右望北城門,左望中山堂,短短兩,三百公尺,誰知道這是當年辜顯榮(註6)引日本兵入台北城的道路,台灣歷經六個政權,換了七面旗幟,永遠是被統治的命運.


 



 


日軍耀武揚威的入城式,旁觀的民眾應該是動員來的吧。


 




 



 



    



     



(1)清末時,台北的善心人士眼見野狗常去亂葬崗拖食屍體,就集資向政府要求代為管理,在整理完墓地後,又用這些地去換約十倍大的沼澤地,整理後組成仁濟院慈善機構,將擁有的土地承租出去,讓人蓋房子,再以租地收入從事慈善事業,仁濟院擁有的土地,遍及台北市,遠的不說,光是西門町一帶,就有數萬坪,從洛陽街,開封街,漢口街,成都路,西寧南,北路,一直到大理街,艋舺一帶,只要是較破舊未翻修的房舍,土地大部份都是仁濟院所擁有,像成都路上有名的世運麵包店那排房子都是,近年因仁濟院換主持人,意圖以調高地租為手段,逼承租人放棄或離開,和承租戶訴訟連連,已失當年設立之意義.


 






 



(2)撫台衙門原在現今中山堂,日治時代被遷往植物園,原址改建為公會堂.



 



(3)劉銘傳原本蓋的鐵路因規格不符使用,日治時代被拆掉重蓋,台灣鐵路史已有百年,可惜至今鐵軌仍然要進口,科技依舊不如人.



 



(4)原位在紅樓的媽祖廟於1911(明治44)被日人拆除後,金面媽祖像被放在台北廳役所倉庫,後來被前往開會的三芝街長曾石岳及其隨行秘書黃見龍發現,遂向台北廳主管單位申請准許,請回三芝福成宮安放,計有金面二媽及牛樟木刻的千里眼,順風耳.原媽祖廟立柱礎石,多年前依然散置於新公園內.


 



 


三芝鄉福成宮的金面媽祖


現在每年依然會回台北市一次


 



 



(5)原美國大使館現址已改建為國稅局大樓,誰會想到50幾年前,這裡發生過抗美的劉自然事件,當時北門公園邊圍滿了抗議的民眾.


 


(註6)辜顯榮---近代爭議性人物,有人說他是台奸,有人說他帶日本兵入城維持了台北的治安----------我有個親身的體驗----------


幾年前,正好出差第一次去鹿港,公餘之時想包計程車去遊歷當地名勝,當談及有意去民俗文物館(辜顯榮故居)參觀時,被司機瞪了一眼,他說:我們鹿港人都不去,你去那裡幹嘛?------------這些話也許對辜家是最澈底的蓋棺論定------------現在那些想以台灣為籌碼,不斷向外國獻策,靠攏,搖尾乞憐,謀取私人利益的準台奸,縱使因此取得萬貫家財,擁有驕妻美妾,牠和他的後代永遠會被人另眼看待,歷史總會為此記上一筆,能不慎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爹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