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清朝)禁閩客渡臺,偷渡被抓到杖100(打100大板),涉案船東流放黑龍江,相關海防官員處罰降一級.已入台閩客禁入番界(即高山族居住區域,值錢的樟木,鹿群皆在番界內),入番界抽籐打鹿伐木採椶者,抓到杖100,徒3年(關3年).禁帶眷(含來臺官員).禁娶番,福建臺灣民人,不得與番人(平埔族,山地人)結親,違者照律杖100.
早期來台為官的漢人
渡台先民上岸後渡溪流和渡海一樣艱辛萬分
(註2) 清末的吏治極為敗壞,其中又以臺灣為最.長期在臺剿亂,道光27年(1847)就任臺灣道的徐宗幹,就曾批評說: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閩中吏治之壞,至臺而極.然猶是民也,猶是官也,豈其無可治之民,無可用之官,而卒至束手無策者.一言以蔽之曰,窮而已矣.搶擄之罪生死未定,尚在候日.號寒啼饑,目前別無恒產,流至海外,更無家可戀,不能坐守餓斃,只可挺而走險.是民以窮而不能治.聽之愈頑,殺之愈悍.
高山上的生番不時下來出草石片牆上就是人首架
.(註3):1884年10月8日法軍再度砲轟滬尾,並在原淡水港口英國引水人卡洛力(Carozzi、本名:卞特利(Bently))協助下、引爆清軍所布下之淡水河口防衛水雷。之後突破清軍的海上封鎖線,成功靠岸。法軍隨即派遣五百至八百人發動登陸戰。劉銘傳派章高元部支援,鎮守當地的兵孫開華與章高元、劉朝孤等人率領3000名孤軍埋伏各處,襲擊法軍部隊。戰鬥過程中清軍人數較多,指揮有序,戰技不輸法軍。因此戰鬥至下午一點時法軍已被困在凹地樹林中,死傷慘重,被迫撤退回艦。清軍成功守住滬尾,滬尾登陸戰就在沙崙海灘及淡水Golf球場附近.
(註4)清代淡水河口左側的八里居民因颱風發生土石流災變,死傷很多人,殘存的全移居淡水埔頂一帶.重新建立的街道就取名重建街.
清朝時的淡水重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