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興橋眺望後來蓋的台北橋,淡水河中的沙洲由小時候的一處變成五處,可看出這幾年來淤積的嚴重。
沙洲上的高莖作物在颱風期漲水時會影響水流的流速。
淡水河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流,涵蓋台北市,新北市,桃園,部分的宜蘭和新竹,幹流長達158.7公里,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註4),也就是說這些區域的高山(註5),台地,丘陵所下的雨,除了被土壤,樹木吸收以外,全部匯集到淡水河中再排出大海(註6)
(註4)大台北地區,新北市加上桃園,總面積為3545平方公里,等於76%皆受淡水河影響,早期先民畔水居住,撈捕魚蝦,取水飲用,洗滌食材,衣物,以小舟往來各地,淡水河之重要,說她是北台灣的母親之河一點也不為過。
(註5)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霸尖山,品田山,李棟山,拉拉山,北插天山,松羅湖,東眼山,熊空山,阿玉山,雪山,七星山……….其他還有很多大山,都是淡水河河水的發源地。
(註6)台灣氣候,中部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季風氣候,所以夏天有西南氣流,冬天吹東北季風,年降雨量2150mm(2.15M)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其中33.3%蒸發掉,只有20.5%會留下來,其餘46.2%下到高山,丘陵,台地上,經過平原直接入海,問題是這部分如時間太短,太集中,就會釀成水災。
台灣地理環境極為特殊,一個世界地圖上幾乎找不到的小島,3000公尺以上的大山有284座,高山密度全球最高,是世界少有的現象,光是台北盆地周邊也圍繞一圈自數百至千餘公尺的高山,往昔高山上巨木遍布,西班牙,荷蘭以至清朝佔領時期因所有活動都在沿海平原,對山林狀況不甚了解,日治時代開始,總督府對全島水文,地質做調查,發現整個台灣高山上都是數千年以上之珍稀林木(檜木,紅豆杉,扁柏,香楠,樟木),於是開始有計畫的砍伐(註7),後來國民政府時代對山林的保護不力(註8),更是宣告台灣原始林的死刑(註9),山上的巨木對浛養吸收大量的水分及土壤的保護有一定的作用,巨木林的消失,讓原本潺潺的流水變成急流(註10),沖刷原本就不穩定的山坡地,造成嚴重的表土流失,被沖下的泥土,淤塞了河道,水庫,山下的洪水頻率自然逐漸變高。
(註7)日本政府對台灣珍稀檜木之砍伐,由阿里山鐵道的建設,太平山林場,羅東木材集散場的設立就可看出,據台50年間,原木自台灣源源不絕的運往日本,父親在1954年赴日辦事,曾在日籍友人帶領下,去參觀一個放滿台灣檜木的大水池,水池方圓十幾公里,池中全是數人或十數人才能合抱的原木,父親說:看了都會讓人掉眼淚。
(註8)30幾年前,我曾在友人家中看到寬約2.5M長4M厚約5英吋的紅豆杉桌面,正訝異何來如此巨木時,友人的父親很得意的述說取得經過,原來他家是經營木材生意,在向林務局標得砍伐林班後,待林務局的人到達,即帶去羅東酒家喝酒,將其灌醉,再偷取他帶來的可採鋼印,連夜找人上山打印,只要有鋼印註記的皆可運下山。如此惡搞惡整,在短短幾年內即成巨富。
政府開放山林任人上山種植高冷蔬菜,高山茶,檳榔,蓋民宿,飯店,因開墾整地砍伐樹木,運輸及交通所開發的產業道路對山林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每年颱風過後,海岸線堆積如山的漂流木皆是他們的傑作。
(註9)台灣高山所剩珍稀檜木已所剩不多,未被砍伐的原因主要是材型不佳或無道路可運下山,我在斯馬庫斯曾看到一棵十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檜木,正在奇怪為何此樹可保留至今,山青解釋說-----因為找不到這麼長的鋸子-------當地的原住民極力保護剩餘的珍寶,對外人頗有戒心。但這幾年山老鼠肆虐,剩餘的牛樟,楠木不斷被盜採,政府再不積極查處,我看後代只能看著相片回味。
(註10)父親曾言及年輕時,於1944年自玉山下的塔塔加溪和友人划竹排到竹山,花了一天一夜,20年後再去一次,只花4小時就到竹山,他常說:山上的大樹砍光了,山下會淹大水。
http://youtu.be/lGOSIwSnz8A 台灣高山風貌 1-2
http://youtu.be/MC9SZI1U_tw 在濫墾中被破壞的原始林
http://youtu.be/qxczUZXtfg4 山上赚一萬,山下賠千萬,我們還能讓這種事延續多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