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高山上的原木在促進經濟的理由下被大量砍伐,也是山下每逢颱風即淹大水的原因


 




 




               從懂事開始,印象中的老家內外是兩個世界,外面熱鬧吵雜,小孩在巷內玩耍的喧鬧聲,隔不遠的路口車聲,哨聲(1)不斷,煮飯時間一到,每家都將煤球爐搬到門口引燃,等到點著才會拿進廚房燒飯,整條巷子炊煙裊裊.,這段等待的期間,那些婆婆,媽媽就張家長,李家短的聊將起來,母親平常嚴禁我們隨意外出,家中只有偶爾傳來的裁縫車聲及講話聲.屋內庭院是唯一的遊戲場所.


 



 




製作煤球的小工廠,工人將煤渣和泥土依比例混合,再放在模型裡打製成形,是當時民生極重要的物品,多年後才被煤油及瓦斯爐替代


 


 




(1)以前的警察喜歡吹哨子,整理交通或驅趕攤販總是哨音不斷,跑得慢不幸被逮到的攤販,秤子被拿走,三輪車被逮都是車座墊被沒收,吃飯的工具沒了,只好無奈的跟在警察屁股後面去派出所開罰單,以往的警員大都是軍人轉任,沒受過正規的警察教育,柏楊著作裡以三作牌稱之(以前派出所,分局裡都掛著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的標語),可見當時一般民眾對他們的印象,這現象在多年後警校成立才逐漸改善.


 



 


早期警察的穿著和現在不太一樣


 


 


 



 


印象中的原木比這大好幾倍


 


 




 



 


木材廠的一角



 


以前木材廠的名字好像是洪合發


 


 




              父親怕我們在家中悶壞了,下午4點過後只要有空就帶大家去第五水門(2)外的河邊去散步和騎腳踏車,昔日漢口街,鄭州路堤防邊有條大排水溝(3)直通河邊,兩旁都是木材廠,空地上堆滿原木,切削木材的機械聲震天價響,空氣中飄散著木材的香味,父親常找他的好友王老闆(4)要切削下來的檜木屑,拿回家用布袋裝起來放在浴盆內泡澡,至今難忘那滿室的檜木香,不是很高的堤防(5)外一到黃昏都是附近的人來散步,玩耍,未受汙染的淡水河魚蝦很多,附近的石籠(6)到處都是小螃蟹.我常跟小孩說以前河中有文蚶,蛤蠣,他們都不相信,我真的親眼看過,也看到因耙蛤蠣而有人溺斃的事件,不過這些回憶在十幾年後,沿岸工業發展的汙染下永遠失去.


 



 


隨著年紀增長,四周環境開始變得不一樣,從原本的注重公共衛生,變成自家各掃沒前雪,開始有人將垃圾倒進水溝,隨地丟垃圾,吐痰的壞習慣因外來移民變成常態,母親說:這在以前沒人敢這麼做,淡水河邊逐漸堆滿垃圾,建築廢棄物,原本清澈見底,充滿魚蝦的河流因工業廢水而變質發臭.定期報到的候鳥不再來,原本常到河邊洗衣,釣魚的民眾也絕跡.


 


http://youtu.be/kiZGFMdLEQA


 


 


 



 




忠孝橋下,鄭州路底原是第五水門,現只剩一小水門


 


 




(2)第五水門原在鄭州路底,堤防改建後只留個小門.現在第五水門改在民生路底.




(2)這也是此地稱為河溝頭的原因.




(3)王老闆所擁有一大片木材廠的土地後來被徵收,改建為洛陽停車場,政府補償的金額很少,他一氣之下,舉家移民巴西,不再回來.




(4)印象中以前的堤防不高,只有1.5—2M,小時候懶得走水門,都爬上堤防再跳到河堤外.




(5)以前堤防外河邊皆以一排一排的石籠作護岸,石籠就是以很粗的鐵線編織成長袋狀,裡面放滿大鵝卵石,如此作,漲大水時,水流可通過,卻不會將河岸沖刷掉.


 



 


改建後的河堤約7-8M高


河堤外兒時的遊憩地變成停車場


現在第五水門跑到民生路底.此處的大稻埕碼頭,有渡輪可搭往淡水及漁人碼頭


 


 



 


 



 


冰冷的水泥堤防阻隔大水也阻隔了人和河流的關係


 


http://youtu.be/JCkWGFXJT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爹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